一氧化碳作为检测煤炭早期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已得到业内大多数专家认可。井下煤炭氧化及自然发火产生的一氧化碳有可能随工作面漏风泄入,破坏生产环境,危害井下工人健康,影响正常生产。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回采工作面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当井下一氧化碳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除因爆破和爆炸而产生一氧化碳外,就极有可能是由于煤层发生自然发火或其他火灾引起的,需要采取相关措施。
一、采空区闭墙一氧化碳管理
通风队及时对采空区、老区进行封闭,并保证封闭质量,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涌出。
加强采空区闭墙的检查与管理,掌握采空区内的气体情况,每班至少检查一次闭墙处的瓦斯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当一氧化碳浓度大于0.0024%时,必须汇报矿调度,并进行处理。
闭墙封闭完毕后要设栅栏、警标、说明牌板和瓦斯检查牌,并定期检查,采空区密闭内气体浓度每半月至少进行一次气体分析,并检查密闭墙的完好状态及漏风情况,并建账管理。
二、综采工作面一氧化碳管理
瓦检员加强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及其回风流中一氧化碳及其它有害气体检测检查。
上隅角挂风帘,引导新鲜风流进入上隅角冲淡并排除一氧化碳使之达到安全规定值0.0024%以下。
在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安设一氧化碳监测探头,监控探头随支架移动,并按规定挂设,地面监测监控人员要加强对综采工作面回风一氧化碳的监控,发现异常时,立即通知通风队及分管领导进行处理。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上隅角以内区域,并设置安全警戒。
瓦检员必须按规定如实填写瓦斯检查牌板,做好记录,做到“三对口”。
三、爆破期间一氧化碳管理
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
爆破员必须按照《爆破员安全操作规程》装药、封眼,炮眼封泥应采用水泡泥。
爆破作业地点,严格按爆破措施执行,严禁违章作业。
爆破前,将迎头喷雾打开,以稀释爆破所产生的烟尘。加强通风管理,使爆破后产生的一氧化碳尽快吹散。
对于矿井一氧化碳超限,要充分利用安全监控系统和人工仪表检测及时发现自然发火征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