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个人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单位整体执行力。我认为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奠定了基础,态度却是关键。
态度是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对一类人或事物作出积极或消极反应的心理倾向。态度包括三种成分: 一是认知成分。是对一类人或事物性质和特征的认识或拥有的信息。例如:信念与价值观念;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一类人或事物的具体好坏的感受或评价;三是行为意向成分。是个人根据具体的认识与感受,对一类人或事物的行为意向。态度是个人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
那么,什么是工作态度呢?
工作态度是人们对于工作各个方面的心理倾向。它是确保执行力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项工作,即使在困难的工作逆境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够克服困难,创造出优秀的业绩。什么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呢?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工作态度。比如有的人勤勉进取、工作热情、积极乐观、永争第一;有的人悠闲自在、得过且过、按部就班、不求有功;有的人满腹牢骚、悲观失望、抱怨他人、抱怨环境。你的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成功和失败。要改变现状、克服困难,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没有正确的态度,工作的执行力就无从谈起。感恩、敬业、忠诚、勤奋、进取就是我们正确的工作态度。那么,我们如何在工作中来树立这种态度,享受到工作乐趣,推动事业成功呢?那就是要求我们达到“严、实、快、新”的工作实践要求。
“严”是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绝不消极应付、推卸责任。
“实”是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海尔集团董事主席张瑞敏曾经说过:“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公认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品头论足的毛病。
“快”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具备只争朝夕的精神,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加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持“立说立行立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新”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开拓创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
执行力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端正工作态度,努力提高个人执行力。